厦门网讯 我省30多万名考生填报高招志愿。根据近两年录取特点,省教育厅昨日为考生整理了一些志愿填报的建议。
高招志愿明日下午5时前上交
提前批:
留心特定的条件限制
为了增加有效录取,今年的本专科志愿分开填报。需要注意的是,许多提前批招生的院校、专业对于考生身体素质、未来就业等有特定的要求,在填报志愿时,考生要留心这些限制。
教育厅说,提前批的名牌院校、军事院校、政法类院校一直是报考的热门,生源火爆。但也有生源不足的院校,如鞍山师范学院、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、南阳师范学院、新疆师范大学等都曾出现过生源不足的局面。
本一批:
避开热门院校与专业
政法类、通信类、外语类、财经类等本一批院校,近两年招生中都很火爆。农林、地矿、石油等院校则问津者少。2006年,西南大学第一志愿线上考生只有3人;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的报考人数也只有40人。去年西部地区的贵州大学、延边大学、新疆大学在第一轮投档时,出现了线上生源不足现象。
对于本一线上分数居中或临近分数线的考生来说,有意识地避开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,可能会提高“命中率”。
本二批:
可适当选省外院校
地域性成为近几年本二批院校招生最显著的特点。如近两年来省内本二批院校招生持续火爆,省属一般本科院校都能在第一志愿首轮投档完成招生计划。建议考生综合实际的分数和近年的院校招生分数等因素后,适当地选择一些省外本二批院校也未尝不可。
如,2005年,集美大学理工类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超过招生计划数两倍、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超过计划数2.5倍。2006年,福建医科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的第一志愿线上考生都爆满;与省内院校受追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西部院校连年遇冷。2005年和2006年,四川理工学院、四川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第一志愿线上生源屈指可数。